
1.怎么改變流動相比例來延長保留時間?
問題描述:
做的黃酮苷,用甲醇+乙腈+四氫呋喃+醋酸(1:1:19.4:78.6)溶液做流動相,現在分離效果不理想,想延長保留時間看看怎么樣,也就是增大流動相的極性,給點建議,謝謝!PS:用的C18柱。
解答:
用液相色譜,C18柱分離黃酮苷,不是太清楚為什么要選用甲醇+乙腈+四氫呋喃+醋酸這樣一種很復雜的流動相體系,難道體積分數78.6%的醋酸是直接用的冰醋酸?這是一種很不可思議的流動相配比。建議直接使用甲醇-水,或是乙腈-水作為流動相,水相中可以適當加點甲酸或是乙酸來得到最佳分離效果。
2.保留時間為什么總在變?
問題描述:
苯甲酸的測定中流動相走了很久,進樣以后,保留時間還是變,難道這個項目的柱子這么難平衡么?
解答:
保留時間一直在變,說明系統沒有平衡好,可以從多個方面去排查原因。
a.流動相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流動相平衡時間是否充足,管路有沒有氣泡,流動相中有機相是否蒸發,比例閥工作是否正常?
b.泵有可能存在問題,輸液是否正常,壓力是否穩定,泵密封墊是否完好,是否有漏點?
c.色譜柱也需要排查,是否恒溫,是否有漏液?
3.液相色譜中影響峰擴散的有那些因素?
問題描述:
液相色譜中影響峰擴散的有那些因素?與氣相色譜相比,有哪些不同之處?
解答:
氣相色譜與液相色譜在速率理論方程上的差異主要是由于氣體與液體的性質差異造成的。液體的黏度比氣體大約100倍,表面張力大約10000倍,密度大約1000倍;氣體還具有高壓縮性系數。溶質在液體中的擴散系數要遠遠小于在氣體中,液相在傳質過程中對理論塔板高度的影響尤其的大。與氣相色譜速率理論方程不同的是,液相色譜增加了固定相孔結構內滯留流動相傳質項。
因此我們可以得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會影響色譜峰擴張:
1.渦流擴散
渦流擴散是由于柱填料粒徑大小不同及填充不均勻等因素造成的流動相在色譜柱內遷移過程中發生的渦流運動。
2.分子擴散
分子是由于進樣后,溶質分子在柱內縱軸上存在濃度梯度,引起濃差擴散而使譜帶展寬。由于液體流動相的傳質速度較慢,分子擴散項B/u可以忽略不計。
3.傳質阻力
溶質分子與固定相、流動相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擴散、分配、轉移的過程并不是瞬間達到平衡,實際傳質速度是有限的,總是存在超前與滯后現象。這使色譜柱總是在非平衡狀態下工作,從而產生峰展寬。
4 流速
一般難以觀察到最低H對應的最佳流速,因為流速降低,H總是降低。當u>uopt時,H隨著u升高而升高,傳質引起的色譜峰擴張也會更明顯。
5 固定相顆粒大小
渦流擴散項A和流動相傳質阻力項Cm均與柱填料粒徑dp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固定相粒徑與色譜峰擴張有很大的關系。
6 柱溫
色譜柱溫直接影響到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中的擴散系數DS和Dm,從而影響分子擴散和傳質的速率。柱溫升高,DS和Dm升高,分子擴散導致柱效降低;而傳質改善又導致柱效升高;因此柱溫對色譜峰擴張的影響是矛盾的。
4.液相色譜使用緩沖鹽的注意事項
解答:
1、避免使用鹽酸鹽,鹽酸鹽對鋼質有腐蝕作用。
2、緩沖液最好要現配現用,往往緩沖液是良好的菌類培養液,隔天或放置長時間實驗時會有很多怪現象發生。
3、實驗后不可用有機溶劑直接過度,有機溶劑會處使鹽類析出,造成液路或色譜柱堵塞,可用95:5的水甲醇沖洗。
4、使用緩沖液要及時掌握pH范圍,做到胸中有數。
5、清洗液路和柱子時,有溫控可加熱到30℃易于沖洗。
6、長時間用緩沖溶液要注意觀察接頭處有無析出,若有白色鹽類析出,可考慮一定周期用10%硝酸沖洗一下液路(拆下柱子,走30ml,再用5倍水沖洗)可以避免液路的堵塞。
7、選擇緩沖液要用可靠的試劑,避免不純的鹽類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流動相中有機溶劑的比例很高是不能用來沖洗緩沖鹽的,是洗不出來的。通常C18柱先用5%~10%的甲醇沖洗,是可以把緩沖鹽沖洗出來的,然后用純的有機溶劑來保護柱子。最好的方法是使用與流動相相同濃度不含鹽的流動相進行清洗。但就是速度慢一些。用水是為了快速替換,一般在15分鐘以內最好,且用0.8的流速較好。如果用純水沖,容易造成鍵合的碳鏈的流失,最好用5%~10%甲醇水溶液沖。可以用純水代替流動相中的緩沖液,有機相不變。這樣沖洗柱子比較穩妥。